豐田汽車,全球汽車制造業的巨頭,近期正被一種“甜蜜的困擾”所包圍。
據相關報道,由于市場對豐田混合動力車型的強烈需求,其零部件供應商正面臨巨大的供應壓力,導致消費者往往需要等待數月之久才能提車。這一情況得到了四位知情人士的證實。
豐田在全球的主要市場,包括美國、日本、中國和歐洲,都出現了混動車型庫存緊張的現象。在歐洲市場,豐田的客戶平均需要等待60至70天才能購得新車,這一等待時間幾乎是2020年的兩倍。豐田的數據顯示,歐洲市場上需求最大、供應最為短缺的車型包括YARiS混動版和RAV4插電混動版。
在美國市場,情況同樣不容樂觀。一家位于西海岸的經銷商表示,經典的混動車型普銳斯早在2月中旬就已經售罄,目前僅剩下少量的凱美瑞混動版可供選擇。在日本本土市場,豐田網站的數據顯示,許多車型的買家需要等待2至5個月才能提車。
在印度這一豐田重要的增長市場上,雖然交付時間自去年以來有所改善,但仍然根據不同車型需要等待2至9個月。然而,在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盡管豐田汽車的整體銷量因本土品牌的競爭而同比下降了7%,但其新能源汽車(主要是混動車型)的銷量卻逆勢增長了27%。
面對這一問題,豐田中國相關人士卻表示并未聽說存在此類供應問題。不過,市場的熱烈反響似乎證明了豐田對混動技術的正確押注。盡管一些競爭對手曾預測純電動車將擠壓混動市場,但實際需求并未如預期般下降。過去五年間,混動車型的全球銷量從570萬輛激增到1610萬輛,幾乎翻了兩番。
混動車型供不應求的背后,是豐田供應鏈上的瓶頸問題。由于豐田的混動技術依賴于復雜的電驅系統,包括電機、逆變器和高性能電池等關鍵零部件的生產高度集中在日本本土,這影響了全球的供應鏈。其中,豐田的主要零部件供應商愛信因二三級供應商磁鐵短缺而無法獲得轉子和定子,從而推遲了向豐田的零部件交付。這些磁鐵主要來自日本和中國,但由此產生的供應問題卻具有全球性。
豐田的另一家主要零部件制造商電裝也受到了二三級供應商瓶頸的影響,導致其逆變器交付延遲。對于零部件供應問題,豐田、愛信和電裝均未做出回應。豐田僅在一份官方聲明中表示,目前供應商和企業內部的混動零部件生產能力符合其年度生產計劃和車輛裝配能力。
為了應對這一挑戰,豐田正在努力提高產量。豐田印度分公司表示,該公司最近新增了3.2萬輛的年產能,并正在投資再增加10萬輛產能,以消除供應鏈瓶頸。豐田還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投資140億美元新建了一座電池廠,將于4月開始為北美供應電池,以滿足混動車型的需求。去年,豐田在美國組裝的汽車中,有近一半是混動車型。
不僅豐田,其競爭對手也在加大對混動汽車領域的投入。現代汽車曾表示,到2030年,其混動車型陣容將翻一番,達到14款,以應對純電動車需求放緩的趨勢。而現代旗下的起亞汽車也因產能不足,正在努力提升混動車型的產量。首爾的一家經銷商表示,現代帕里斯帝混動版的交付等待時間為一年,起亞嘉華混動版為10個月,索蘭托混動版為7個月。本田則表示,它看到了混動車型的強勁需求,尤其在北美和日本,但拒絕透露具體的提升生產與交付能力的計劃。
隨著更多車企加碼混動領域,供應鏈壓力或將從豐田的“獨家煩惱”演變為整個行業的共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