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23年和2024年連續兩年實現正增長的主流合資企業有哪些?汽車銷售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董修惠說,“一汽豐田是行業內唯一”。說到這,董修惠談到了“企業可持續經營發展底蘊”。
"
就一汽豐田而言,這份底蘊上體現在數字上,除了前兩年的連續正增長外,還有今年一季度交車是17萬臺,同比增長9.6%,特別是3月份終端交付超過7萬臺,單月實現了22.3%的增長。“就我了解到的情況,這在合資品牌當中算是出類拔萃的”。而除去這些動態變化的增長數據外,最直觀的就是銷量結構:一汽豐田混動電氣化已經占比50%了,TNGA-K平臺下的高端車型占比已經達到了59%。
與董修惠的這次對話發生在2025年上海國際車展,對豐田而言,“整合”是今年的大主題。話頭是從bZ5開始的,就在車展前夜,一汽豐田在上海隆重舉辦了主題為“GIVE ME 5 擊掌未來”的bZ5技術發布會。此次發布會聚焦于bZ5車型搭載的Momenta飛輪大模型5.0,該技術實現了全場景城區輔助駕駛功能。用董修惠的話說就是“強強聯合,共同實現了安全輔助駕駛系統的全面升級”。
而無論是一汽豐田在合資車企中出類拔萃的底蘊,還是背后整合后的豐田實現強強聯合,這一切都離不開五個字:新合資時代。
在過去若干年中,站在汽車輿論和流量舞臺中間的是一票所謂新勢力大佬,傳統車企雖然搶到話筒很難,也終歸有發聲的機會。相比之下,合資車企雖然還站在舞臺上,但壓縮在邊緣似乎很難發出聲音。但這樣的聲量卻與實際銷量和市場占有率并不匹配。
今年上海車展,事情正在起變化,不是已經變化了,而是變化正在發生。黑紅也是紅的唯流量營銷在做最后的掙扎;駕駛輔助的理性宣傳返璞歸真必定帶動消費的價值回歸;心懷偉大夢想的車企應該向全域AI進發,更多的車企則腳踏實地從造車的本質再出發。
就合資板塊而言,今年也是過去數年中發聲最為響亮的一年。以豐田為例,全面擁抱現地化,在中國為中國服務全球的同時,也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豐田。而一汽豐田也在這樣的大變局和大整合中,更好的做自己。
“你要不留在餐桌上,要不就進到菜單里。”董修惠說,這是一汽豐田內部會議上經常說的一句話。這句話背后的大趨勢是顯而易見的,新能源車型市占率越來越高,傳統燃油車的市場空間越來越小,競爭會越來越激烈。一汽豐田的主要戰略目標一方面是持續優化產品矩陣,另一方面營銷的創新、??偷拈_發等等,也在努力穩定住規模。
就目前的一汽豐田而言,渠道的韌性是比較強的,絕大部分店都是十幾年二十年的老店,這些店的自我的經營能力、自我循環能力都非常強。一汽豐田的保客基盤比較大,超過1100萬用戶。緊緊圍繞著??腿プ鰻I銷,一汽豐田3月份開始的“時光煥新計劃”,在行業內也是首創。具體來說就是車齡每增加一年,置換一汽豐田旗下的新車增加1000塊錢置換補貼。
董修惠格外強調的是,“營銷就這樣,每天都會遇到新的問題,就是不停地去找辦法,找到解決問題之道。”當然,這個營銷之道一定是理性的、務實的,不能去喊口號,不能去誤導客戶,更不能引起歧義。“就產品說產品,就銷售說銷售”這是一汽豐田一貫的實實在在的擔當。
比如,bZ5技術品牌發布會上,董修惠就給出“駕駛輔助系統”這樣一個非常準確的定義。所以駕駛員要為安全負責到底,至少目前是這樣,駕駛員是第一責任人。
有意思的是,車展前夕有關部門對汽車行業有兩個大動作,一是發布了汽車動力電池強制性國家標準,從此前的著火、爆炸前5分鐘提供報警信號調整為不起火、不爆炸,這個強制性標準明年7月1日起實施。另一個就是要求汽車企業不得進行夸大和虛假宣傳,自動、智駕、脫手、脫眼、接管等都不讓說了。這樣很多車企不得不連夜修改PPT,不得不創造出“安全是最大的豪華”,“安全是最頂尖的科技”這樣的新金句。但一汽豐田不用。
“電動化也好,智能化也好,核心底層還是安全,安全是最基本的入門條件,如果安全這個底線守不住,我認為一切都沒有意義。”董修惠說,“這是一個大廠應該有的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