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進行的2025上海車展上,小鵬汽車亮出了AI科技全家桶:20.88萬元的超長續航的小鵬P7+Max旗艦版,2025款小鵬X9、G6、G9,圖靈AI芯片,首款分體式飛行汽車“陸地航母”,人形機器人IRON。
小鵬汽車在4月推出了兩款車:2025款X9、P7+Max旗艦版,關鍵詞是“AI”。
上海車展前夕的4月15日,小鵬在香港啟德郵輪碼頭舉辦首場全球品牌發布會——“小鵬全球熱愛之夜2025”,以“科技樹”為核心概念,全面展示其在AI、新能源及未來出行領域的技術布局,并正式推出全球旗艦車型2025款小鵬X9。
這場融合技術發布與產品革新的盛會,標志著小鵬汽車以“AI汽車公司”的基因,加速向全球市場進階。
小鵬作為AI汽車公司描繪的未來圖景,和特斯拉越來越像。這也是它和國內其他新勢力最大的不同:它想明白了下一個十年的驅動因素,像做拼圖一樣往里填組成部分。
有趣的是,發布會之后的第二天,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前往灣仔皇后大道東183號的合和中心的小鵬汽車旗艦店,主持2025款X9交付給第一批香港車主。
這里曾經是寶馬的門店,街的斜對面就是特斯拉的門店。
在特斯拉FSD正式登陸國內前夜,小鵬和特斯拉,棋逢皇后大道東。
云端基座大模型
小鵬汽車在4月14日舉辦了AI技術交流會,透露的大新聞是:云端基座大模型,也即“小鵬世界基座模型”。基模研發是小鵬汽車AI化轉型的重要一步。
在工信部整頓國內“智能駕駛”浮夸宣傳之后,小鵬依然在這方面保持第一梯隊的研發水平和速度。
小鵬汽車自動駕駛負責人李力耘介紹,正在研發720億參數的超大規模自動駕駛大模型。
未來,小鵬將通過云端蒸餾小模型的方式將基模部署到車端,給“AI汽車”配備全新的大腦。這款模型同時也將賦能小鵬的AI機器人、飛行汽車等。
小鵬基模是一個以大語言模型為骨干網絡,使用海量優質駕駛數據訓練的多模態大模型,具備視覺理解能力、鏈式推理能力和動作生成能力。通過強大的強化學習訓練,基座模型不斷自我進化,將逐步發展出媲美甚至超越人類的自動駕駛技術。
李力耘透露,為了研發基模,小鵬汽車早在去年就開始布局AI基礎設施(AI Infra),現已建成國內汽車行業首個萬卡智算集群,用以支持基座模型的預訓練、后訓練、模型蒸餾、車端模型訓練等任務,小鵬汽車將這套從云到端的生產流程稱之為“云端模型工廠”。
目前,小鵬“云端模型工廠”擁有10 EFLOPS的算力,集群利用率常年高達90%以上,高峰時期的運行效率甚至達到98%,從云到端的全鏈路迭代周期可達平均5天一次。
早在2024年下半年,小鵬汽車已開始面向L4級別的自動駕駛研發基模。其研發團隊利用優質自動駕駛訓練數據,先后開發了多個尺寸的基座模型,目前已經著手推進72B(72 Billion,也即720億)超大規模參數世界基座模型的研發,參數量是主流VLA模型的35倍左右。
小鵬世界基座模型負責人劉博士介紹,多模態模型訓練的主要瓶頸不僅是 GPU,也需要解決數據訪問的效率問題。
小鵬汽車自主開發了底層的數據基礎設施(Data Infra),使數據上傳規模提升22倍、訓練中的數據帶寬提升15倍;通過聯合優化 GPU / CPU 以及網絡 I/O,最終使模型訓練速度提升了 5 倍。
目前,小鵬汽車用于訓練基座模型的視頻數據量高達2000萬clips,這一數字今年將增加到2億clips。
劉博士稱,小鵬團隊首次驗證了規模法則(Scaling Law)在自動駕駛領域持續生效。
規模法則揭示了大模型的性能如何隨著模型的計算量、訓練數據量和參數量的提升而提升,被視為AI領域的“摩爾定律”,已在大語言模型(LLM,Large Language Model)領域已被充分驗證,但在更復雜的自動駕駛基座模型不曾有過更充分的驗證。
劉博士表示:“過去一年,我們做了大量實驗,在10億、30億、70億、720億參數的模型上都看到了明顯的規模法則效應:參數規模越大,模型的能力越強。同樣的模型大小,訓練數據量越大,模型的能力也會越強。”
不久前,小鵬汽車將理論變為現實,在后裝算力的車端上用小尺寸基模實現了控車。盡管只是非常早期的實車測試,全新基模已經展現出令人驚喜的基礎駕車技能。
小鵬汽車去年就已開始研發強化學習技術,用以提升基座模型的性能天花板。劉博士表示,強化學習能夠幫助模型自我進化,學會處理訓練數據中沒有的長尾問題,做到極致安全的自動駕駛。只有足夠強大的基座模型,才能被強化學習不斷激發出能力上限。
這也是小鵬汽車選擇云端蒸餾路線的原因之一:在云端不計成本地訓練出足夠聰明且泛化能力強的模型,將其蒸餾到適配車端算力的小尺寸模型上,最終可讓車端模型的性能超越車端算力“一畝三分田”的限制。
而強化學習、云端蒸餾等技術方案,在今年爆火的DeepSeek論文中都得到了驗證。
隨后何小鵬在4月15日的發布會上透露,其圖靈AI芯片單顆算力達現有芯片3倍,支持300億參數量本地運行,2025年二季度量產,為L3級智能駕駛落地提供算力保障。
從算力上可看出,圖靈AI芯片對標的是英偉達750TOPS算力的雷神芯片Thor U。至于適配硬件平臺的算法,何小鵬對汽車商業評論稱,和在英偉達芯片上的差別不大。
未來海外收入占一半
作為“為全球家庭設計”的旗艦車型,2025款X9實現496項細節重構與35%零部件煥新,以“全員舒適”為核心突破,下半年將登陸歐洲。
何小鵬在4月16日的媒體溝通會上稱,希望未來海外銷售能占到營收的一半。
2024年,小鵬汽車的海外市場銷量超2萬輛,2025年其海外市場銷量目標是同比翻倍。
小鵬汽車副董事長及聯席總裁顧宏地稱,2024年累計進入了 30 多個市場,初步站穩了腳跟,并讓當地市場認可了小鵬的產品、品牌和技術,今年首先將鞏固這些市場,因為許多市場是去年下半年或四季度才進入的。其次,將加快拓展國際市場的步伐,從去年的 30 多個國家增加到 60 個。
小鵬對海外市場擇優布局。
何小鵬稱,小鵬進入全球市場的方式與其他車企不同,“首先,我們定位為高科技公司;其次,我們希望以中高端形象進入,避免同質化競爭。第三,我們希望在多個區域進行研發、制造和深度本土化服務。我們會采取穩健的全球化策略,先做好服務、維修、充電和 OTA 等基礎工作。”
顧宏地認為,在國際化過程中,小鵬也在觀察哪些是核心市場。“我認為,歐洲、東南亞、中東和拉美是比較大的核心區域。在每個區域,我們都有一些核心國家或地區作為重點培育對象。這不難分析,從市場保有量、新能源滲透率,以及當地政府對中國品牌或產業的支持等因素,我們可以總結出10到12個國家作為主要核心市場。今年,我們將對這些市場投入更多資源,包括產品和本地化等方面。”
在小鵬汽車看來,歐洲市場是除中國以外最重要的電動車市場。
“我們對歐洲感到興奮的另一個原因是,小鵬的產品被當地消費者認為定位高端、技術創新、高質量,我們的產品定義非常適合歐洲客戶。”顧宏地介紹,去年是小鵬向歐洲更多市場擴張的第一年,在4萬歐元以上高端純電車型銷量穩居中國品牌第一。
對于是否在歐洲建廠,顧宏地稱,小鵬不能只靠出口來占領歐洲市場。“要在歐洲這樣的大市場成為領導者,必須更加本地化,無論政治環境如何。因此,品牌運營、本地服務、充電設施,甚至本地生產都需加強。看看其他成功的汽車品牌,本地化只是時間問題。至于具體何時以及如何本地化,是我們內部正在努力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