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急著歡呼“哈弗也加入價格戰了”,也別輕易用“頂不住了”四個字給長城下結論。你真以為這是被比亞迪、吉利、奇瑞卷進來的“無奈之舉”?不,這不是妥協,這是算計,是一場技術資本和品牌信仰的有組織、有預謀的洗牌行動。換句話說,哈弗這波降價,看似跟風,其實殺心最重。
先看動作:一口氣放出一票車型參與“一口價”,從最熱的、二代梟龍MAX,到老牌國民神車H6、再到越野老炮H9,全員下場,最大降幅接近6萬,幾乎等于把過去自主品牌拼命吹的“性價比”壓到地板以下。可奇怪的是,長城從前不屑于此。你還記得2023年那句“長城不打價格戰,靠的是技術戰”嗎?如今全線跳水,不打自己的臉?
當然不是。這不是打臉,而是出刀。
你如果只看到銷量壓力,看不到長城正在技術架構上打的翻身仗,那就真把“技術長城”四個字當廣告詞了。我們來翻一翻數據:2025年第一季度,長城凈利潤暴跌45.6%,這是崩了嗎?
不,是換血。一邊推高成本,全系普及Hi4,一邊砍利潤主動擠水,換誰都難看。但正是這波“難看”的財報,預示著一次深層次的技術切換。別忘了,哈弗在去年就喊出了“所有新能源都將搭載Hi4”的戰略口號。而當第二代Hi4技術跟著梟龍MAX落地之后,一切降價都只是劇本的第二幕。
技術堆上去了,成本當然上來了。但這不是問題,問題是市場買不買賬。如果你還在幻想自主品牌靠配置博眼球的舊路,長城已經站在了下一站:技術普惠化,四驅平權。Hi4不是四驅附加項,而是家用新能源標配。這種玩法,才是真正把比亞迪、吉利、埃安這些對手逼到角落的殺招。
比如梟龍MAX,限時價11.68萬起,2.0T插混+Hi4智能四驅系統,誰還能在10-15萬區間正面剛?再看猛龍,15.38萬元起,帶大梁、帶四驅,帶Hi4,一臺逼近坦克300氣場的越野新能源SUV,就這么砸到你面前,不是吊打,是打殘。
再看H9,這本該是個“走量不走心”的硬派越野老家伙,這次限時一口價拉到17萬區間,把原本25萬級別才有的配置強行下放,什么意思?這是在重新定義工具車和越野車的分界線。不為走量,只為殺品牌。
有人說這是清庫存,那我們就看看二代大狗PHEV的定價。確實有清庫存的味道,12.28萬就能買到插混四驅SUV。但別忘了,Hi4是長城插混的唯一出路,未來沒有Hi4的車型,不是被淘汰,就是被“清倉”。所以這波看似割肉的操作,其實是為了“殺死舊我”,為搭載Hi4的新產品鋪路。
也就是說,這次降價,不是為了和誰比便宜,而是告訴所有人:在新能源時代,四驅不再是高端選配,而是你家門口超市買白菜順手帶的默認配置。哈弗這一刀砍下去,殺的是合資燃油最后的幻想,也是自主品牌還在靠老平臺拉皮的無病呻吟。
有人看不懂,說哈弗瘋了,其實瘋的是別人。看似價格戰,實為價值戰;看似拼銷量,實為拼門檻。技術壓一頭,價格砍一刀,既打爆對手,也打醒市場——長城不再是那個靠大狗、H6拉人頭的流量玩家了,而是徹底轉型為一個以技術為錨點、以成本控制為武器的新戰斗型選手。
所以說,“哈弗全系一口價”,醉翁之意真不在酒。喝的是酒,吐的是血。這酒,一口下去,消費者可能覺得香,競爭對手卻只覺得——辣。
你還以為長城不卷?現在,是真要命的那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