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第三方數據顯示,作為本田 “燁” 品牌開山之作的東風本田 S7,2025 年 4 月銷量僅有 62 輛。作為本田非常重視,并且是全新的車型,這個成績著實有些拿不出手。為什么東風本田S7沒有取得預想的成績呢?
首先是定價策略的失誤!
如今很多汽車品牌在定價上都非常小心,因為中國車市一年到頭新車太多。消費者記都記不清,而如果一款車在上市之初不能吸引用戶關注的話,后續想要銷量再提升就難了!
所以這也是為什么很多汽車品牌往往采用一口價的方式,上市就是誠意價。東風本田 S7 于 3 月初上市,初始售價為 25.99 萬 - 30.99 萬元。4 月,在廣汽本田 P7 公布價格的同時,東風本田 S7 進行了價格調整,起售價降至 19.99 萬元。一個月的時間左右,官方降價6萬。
但是從新車上市到官方降價,已經過去了1個月的時間,這段時間也是新車熱度最高,用戶關注最高的黃金期。
此外,S7 提供選裝包,變相抬高購車門檻,與特斯拉、比亞迪等品牌 “標配即頂配” 的策略形成反差,讓消費者覺得性價比不高。
還有一些配置被質疑 “噱頭大于實用”,如智能光語系統、定制香氛等,消費者更看重的是續航、智駕等實用性配置。
其次,產品力不錯,但對手更強!
我認為本田S7的產品力還是很強的,基于本田云馳純電 W 架構,前后平衡 50:50 車身配重比,雙叉臂懸架,大尺寸塔頂橫向穩定桿,偏后驅平臺,彎道極限高。
單電機版 CLTC 續航可達 650km,雙電機版 CLTC 續航為 620km,在 - 30℃嚴寒環境下,電池容量保持率達 90% 以上。采用寧德時代定制 89.8kWh 三元鋰電池,經 500 余項嚴苛驗證,1.2 萬噸一體式壓鑄鋁制電池殼體,15 層 720 度防護體系,分體隔離冷卻系統與雙高壓開關配置,熱失控風險低,且模組化設計使維修成本直降 80%。
而且智能科技方面,也達到了主流水平。使用了基于豆包 + 阿里云通義雙模型開發的 Honda CONNECT 4.0 系統,語音識別率超 95%,可秒解多語音指令。L2 + 級智能輔助駕駛系統 Honda SENSING 360+,具備高速領航輔助、自動跟車、自動超車、彎道 / 匝道自動減速等功能,首次搭載手機遙控泊車功能。
但是在中型SUV市場,本田S7的競爭對手是非常多的,比如帶鴻蒙智駕的問界 M5、阿維塔 07、智駕 R7、特斯拉 Model Y、智己 LS6、小鵬 G9 等競品在配置、續航等方面不遜色,甚至更具優勢,消費者更傾向于選擇性價比更高的產品。還有特斯拉model Y,極氪007,比亞迪唐EV等等,這些車型在價格、續航、智能化、品牌等方面各有優勢。相比而言,本田S7在一眾高手面前,就顯得沒有那么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