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上海車展的璀璨舞臺上,合資車企憑借集體采用華為技術以及大力推廣 “一口價” 購車模式,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從上汽奧迪A5L Sportback搭載華為乾昆智駕系統,到一汽奧迪宣布基于全新平臺打造的新車將全部搭載與華為聯合研發的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再到廣汽豐田鉑智7成為合資品牌中首款搭載鴻蒙座艙的車型,華為的技術在合資車企的新車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不僅如此,華為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智能座艙技術以及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術,都在合資品牌的展臺上大放異彩。這標志著合資車企與中國科技巨頭的合作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開啟了“反向合資”的時代。
“一口價”全面鋪開
自2024年8月成都車展上汽大眾拉開“一口價”序幕后,2025年這一策略在合資車企中全面鋪開。上汽大眾、一汽大眾、廣汽豐田、東風日產、上汽通用等眾多合資車企紛紛推出以“一口價”銷售的車型,如上汽大眾帕薩特Pro一口價16.99萬元起、廣汽豐田鋒蘭達一口價8.98萬元起、別克君威一口價10.69萬元起、東風日產天籟真心版一口價12.78萬元起等。
“一口價”模式打破了傳統汽車銷售中的議價環節,為消費者提供了更清晰、統一的價格。過去,合資車企的車型只有官方指導價,實際售價由經銷商根據自身情況定價,導致消費者購車時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進行議價。如今,這種模式的轉變不僅解決了消費者購車過程中的痛點,還提升了購車體驗,減少了消費者與經銷商之間的信息不對稱。
從市場競爭角度來看,“一口價”模式是合資車企在面對新能源汽車品牌普遍實行全國統一售價的背景下,做出的一種適應性調整。新能源汽車的崛起讓傳統合資車企的市場份額受到沖擊,因此,它們需要通過這種透明化的定價策略來提升自身競爭力。此外,“一口價”模式也促使經銷商將更多精力投入產品和服務上,優化了經銷商的盈利模式。
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不斷增長,給合資品牌帶來了巨大沖擊。新勢力品牌普遍實行全國統一售價,消費者對于透明、便捷的購車方式越來越青睞。合資車企推出“一口價”模式,是為了適應市場趨勢,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吸引更多消費者。傳統汽車銷售模式中的議價環節存在諸多問題,如價格不透明、附加費用多、談判流程繁瑣等,容易讓消費者產生“被算計感”,影響品牌形象。“一口價”模式則向消費者傳遞出誠信、負責的品牌形象,增強了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度。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當下,庫存積壓成為許多車企面臨的難題。通過“一口價”策略,車企能夠快速清理庫存,回籠資金,為后續的生產和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合資車企攜手華為
華為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和人工智能等領域擁有先進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其乾昆智駕系統、鴻蒙座艙等產品,具有強大的算力、精準的感知能力和出色的人機交互體驗,能夠幫助合資車企快速提升車輛的智能化水平,滿足消費者對智能汽車日益增長的需求。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中國本土品牌在智能化領域取得了顯著進步,給合資車企帶來了巨大的競爭壓力。為了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合資車企需要借助華為等科技巨頭的力量,彌補自身在智能化方面的短板,提升產品的競爭力。合資車企與華為的合作是一種雙贏的模式。對于合資車企來說,能夠利用華為的技術優勢,加速產品的智能化升級;對于華為來說,通過與合資車企合作,可以擴大其在汽車領域的市場份額,提升品牌影響力,共同開拓智能汽車市場。
百姓評車
在市場競爭的洶涌浪潮之下,合資車企于車展上集體采用華為技術并大力推廣“一口價”模式,恰似在迷霧中尋得了一盞明燈,這無疑是它們為突出重圍所做出的大膽且富有遠見的嘗試。“一口價”模式的推行,同樣為消費者和車企帶來了諸多利好。而智能座艙的應用,則讓車內空間瞬間變成了一個集娛樂、辦公、交互于一體的智能空間。豐富的應用生態、流暢的操作體驗以及智能的語音交互功能,讓每一次出行都充滿了樂趣和便利。
然而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在享受這些積極舉措帶來的紅利時,合資車企面臨著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在“一口價”的設定上,若價格過高,消費者會覺得缺乏誠意,難以產生購買欲望;若價格過低,雖然可能在短期內吸引大量客戶,但卻可能損害企業的利潤空間,影響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對于華為技術的應用,穩定性和安全性是重中之重。智能駕駛系統一旦出現故障,可能會引發嚴重的交通事故,危及生命安全;智能座艙若存在漏洞,可能會導致用戶信息泄露,給用戶帶來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