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已經遠去,但車企對黃金周的火爆銷售局面意猶未盡。無論是比亞迪、廣汽等傳統車企,還是鴻蒙智行、零跑等造車新勢力,近期紛紛曬出五一黃金周的訂單數量。
可以看到,借助五一假期的大促優惠,車市迎來了火爆的局面。但放眼2025年上半年,車企的日子算不上好過。利潤和生存空間一再被擠壓,被淘汰的品牌越來越多,車市陷入冰火兩重天。
01
真火爆,還是虛火一場?
透過以下表格不難看到,多品牌都在五一假期都斬獲了過萬訂單,部分熱門車型甚至取得了單一車型破萬的成績。比如近期合資品牌中最火的新能源車型廣汽豐田鉑智3X,直接帶飛廣汽豐田。廣汽豐田在五一假期新增訂單超3萬輛,如果交付及時,相信上半年能夠交出滿意答卷。
廣汽集團還公布了多個數據,包括廣汽埃安新增訂單超8000輛,廣汽傳祺累計訂單達12295輛。不難發現,廣汽集團旗下多個品牌均以限時購車優惠政策吸引消費者,目前來看終端市場表現不錯。
新勢力方面,沉寂已久的鴻蒙智行終于發力,五一假期全系大定突破2.2萬輛,重新回到了熱銷行列。事實上,進入2025年以來,鴻蒙智行就遭遇了困境,銷量領先的問界品牌增長放緩,而智界、享界等品牌銷量又在艱難爬坡,可謂開局不利。
要論春風得意,主打高性價比和核心技術自研的零跑汽車,已經嘗到了銷量爆發的甜頭。五一期間,零跑汽車訂單突破1.8萬輛。其中零跑B10、零跑C11備受青睞,而零跑B01在上海車展亮相后也吸引了大量關注,可以說零跑汽車良好的發展的勢頭與正處在生死困境的哪吒汽車形成了鮮明對比。
事實上,哪吒汽車也有過風光時刻,年銷量一度超過15萬輛,登頂造車新勢力銷量冠軍。但由于產品競爭力不足,且多年累計虧損超180億元,經營壓力增大,以致于踏入至暗時刻。隨著哪吒汽車停工停產、大規模裁員、拖欠供應商貨款等負面消息流出,如今只留下一堆爛攤子令人唏噓。
種種跡象表明,汽車市場的競爭猶如馬拉松,要看爆發力更要看耐力,穿越長周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時的風光是短暫的,從長遠看企業利潤很關鍵,是未來競爭的最大底氣之一。
02
利潤下滑,車企賣一臺虧一臺?
“五一假期”車市訂單飆漲的背后,隱藏著不小的危機。在價格戰進一步深化的當下,依靠降價來沖量的車企基本都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怪圈。同時,減配、降質的做法也給車企埋下了信任崩塌的種子。
首先銷量下滑、利潤下降,直接反映在各車企的一季度財報上。2025年一季度,長城汽車營業收入400.19億元,同比下滑6.63%;歸母凈利潤14.69億元,同比下滑27.12%。廣汽一季度營收196.5億元,同比下降7.95%,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為-7.32億元。北汽藍谷一季度營收37.73億元,凈利潤為-9.53億元。
雖然車企銷量下滑與多方因素有關,但總的來看,一是沒有打開新能源汽車市場,在智能化、動力、續航等方面不如對手;二是沒有守住燃油車的銷量大盤,品牌旗下經典車型的吸引力下降。還有一個直接因素就是車輛的定價虛高,因此降價對終端銷量有較大的促進的作用。
當然,也有部分車企實現了銷量與營收、利潤齊飛,比如比亞迪、長安汽車、吉利汽車等。率先掀起價格戰的比亞迪,在一季度實現了營收1703.6億元,凈利潤達到91.5億元。吉利汽車今年一季度營收725億元,歸母凈利潤為56.7億元,同比增長264%。長安汽車一季度營收341.61億元,歸母凈利潤13.53億元。
不得不說,自主車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強勢表現,為整體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能。而在五一假期,比亞迪也新增了10萬輛左右的訂單。吉利銀河大定突破31000輛,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表現愈發強勢。正所謂,強者恒強,車企在行業大洗牌中加速分化。
“五一假期”車市火爆,有的靠實力、有的靠降價,但虛火難以帶出長尾效應,很快就會露出增長無力的馬腳。5月過后將進入長達數月的銷售淡季,直到“金九銀十”和年尾將再度出現沖量的火爆局面。那么,在銷量疲倦的淡季,部分車企能否跨越難關活到2026年?留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