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惠普正式開啟2025款星Book Pro 16筆記本首銷,起售價4999元。作為一款主打輕薄與性能平衡的產品,它能否在競爭白熱化的中端市場撕開一道口子?本文將從核心配置、競品對比、用戶場景等維度展開分析,帶你理性看待這款“薯條本”的真實實力。
一、核心配置:參數亮眼,細節藏驚喜
1. 輕薄設計與顏值擔當
1.95千克的重量與15.05毫米厚度,讓星Book Pro 16在16英寸筆記本中屬于“苗條身材”。A面標志性的HP薯條標采用高光蝕刻工藝,搭配金屬機身的細膩噴砂質感,顏值在同價位機型中頗具辨識度。對于注重外觀的年輕用戶,這枚“薯條標”或許是比配置更直接的購買理由。
2. 屏幕素質:高刷與色彩的雙贏
16英寸2.5K分辨率IPS屏(2560×1600)覆蓋100% sRGB色域,亮度達500尼特,支持240Hz可變刷新率與3ms響應時間。這意味著它既能滿足游戲玩家對流暢畫面的需求,又能勝任設計、剪輯等專業場景。實測中,屏幕的色彩均勻性與亮度表現均達到中上水平,尤其在強光環境下仍能保持清晰可見。
3. 性能釋放:可升級設計成亮點
處理器提供酷睿5至Ultra7多種選擇,最高配置32GB可插拔DDR5內存與1TB PCIe SSD。相比競品常見的板載內存設計,惠普的可升級方案為用戶提供了更大靈活性——無論是后期加裝內存應對多任務處理,還是更換SSD擴容,都能輕松實現。雙風扇雙熱管散熱模組在高負載下能有效壓制溫度,確保性能穩定釋放。
4. 續航與接口:實用主義的取舍
70Whr電池搭配100W PD快充,實測日常辦公續航約6-8小時,雖不及華為MateBook D16的9小時表現,但已能滿足多數場景需求。接口配置堪稱“全能”:雷電4、全功能USB-C、HDMI、雙USB-A一應俱全,無需頻繁使用擴展塢。
5. 影音與交互:細節見真章
DTS:X認證音效系統帶來立體環繞聲體驗,配合500萬像素高清攝像頭與IR人臉識別,無論是觀影還是視頻會議都能提升沉浸感。值得一提的是,攝像頭支持AI背景虛化與自動追蹤功能,遠程辦公時可智能優化畫面效果。
二、競品對比:優勢明顯,短板也突出
1. 價格錨點:4999元的競爭力
同價位競品中,華為MateBook D16補貼后同樣售價4999元,但其搭載的12代酷睿i7與2.5K屏幕在性能與顯示效果上稍遜一籌。聯想小新Pro 16 2025款則以5299元起售,配備2.8K 120Hz屏與更大電池,但擴展性與接口數量不及惠普。
2. 技術差異化:Wi-Fi 7與藍牙5.4
星Book Pro 16是同價位中少數支持Wi-Fi 7與藍牙5.4的機型。前者理論速率可達5.8Gbps,適合大文件傳輸與多設備同時聯網;后者通過LC3編解碼器實現更低延遲,無線耳機、游戲手柄等外設連接穩定性顯著提升。不過,Wi-Fi 7的實際體驗仍依賴路由器支持,目前普及度有限。
3. 生態短板:多設備協同待加強
相比華為的鴻蒙生態與蘋果的跨設備聯動,惠普在軟件生態上略顯薄弱。盡管預裝惠小微語音助手與游戲中心,但缺乏與手機、平板的深度協同功能,這對多設備用戶而言是個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