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直播行業規模進一步擴大,經濟價值、社會價值、創新價值持續彰顯。截至2024年底,中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突破8.3億,占網民總數的75.2%,主播賬號突破1.8億。2024年7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三部門發布公示,正式將網絡主播確定為國家承認的新職業。
如何在快速增長的同時,優化內容創作與傳播,引導主播正向發展,實現直播行業革新?日前,行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各級各類文藝團體、地方廣播電視臺、直播機構、主播代表等齊聚2025抖音直播行業生態大會,圍繞“向上向善,聚勢煥新”主題,共論直播行業高質量發展。
行業向新
“文化和旅游部堅持監管與培育并重,逐步建立了‘直播平臺、經紀機構、網絡主播’一體化綜合監管培育體系。”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管理司司長侯振剛表示,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打造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空間需要直播平臺、經紀機構、網絡主播共同努力。
中央網信辦網絡綜合治理局副局長李云峰指出,各直播平臺通過技術賦能、內容引領和規范建設,推動行業從“流量增長”持續向“價值創造”轉變。MCN機構、網絡主播等也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打造更加專業化、品質化的內容,持續激發行業活力,釋放行業價值。
從推出“優質主播計劃”,到搭建“主播向上”通道,再到發展多種直播形態、引入專業制作力量、加強違規內容治理,抖音直播多措并舉,持續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抖音直播內容運營負責人孫琦表示,未來,平臺也將從共建直播生態、引領內容向好、踐行文化擔當等3個方向持續發力。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陳昌鳳表示,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直播行業呈現出“內容向好、主播向上、行業向新”的高質量發展特征。直播內容較之前具有更高的藝術水準、文化厚度與知識密度。
內容向好
過去一年,抖音平臺演藝類直播總場次達到1.01億場,相當于每天有27萬場中等規模的演出在抖音直播上演。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潘燕認為,當前,直播行業已邁入“內容為王”時代,精品化構成了內容生態的根基,而專業化則激活了文化傳承的創新動能。
2023年4月,在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管理司指導下,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和抖音直播共同發起“藝播計劃-抖音直播院團專項”,助力專業院團開辟線上舞臺。截至2025年3月,已有203家國有文藝院團通過藝播計劃入駐抖音平臺,平均每天帶來約540場高水平演出直播。
“通過直播新舞臺,院團藝術家收獲新觀眾,迎來新發展,達到了提升自我、吸引觀眾、普及歌劇的多重效果。”中央歌劇院黨委書記張旭霞介紹,由中央歌劇院6位年輕歌唱家組成的“游吟詩人”組合,在直播間演繹經典歌曲、歌劇選段,平均每場直播都能吸引數千人在線觀看,最近3個月吸引20多萬人進入直播間,不少觀眾因為觀看過他們的直播,還會走進線下劇場觀看演出。
大會上,“藝播計劃-抖音直播院團專項”宣布在2025年將進一步升級。未來一年,抖音將投入更多現金、流量、策劃資源,助力文藝院團提升線上直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主播向上
專業院團乘上直播東風,有才藝、有想法、堅持內容向善的主播,也在自己的直播間里成為主角。其中,部分主播還突破直播間的一方天地,走上更大舞臺。
在中央民族樂團、中央民族歌舞團、中國東方演藝集團等國有文藝院團與抖音直播聯合發起的“樂上火花”“國舞爭鋒·文化共傳承”“東方有新藝”等系列活動中,主播們不僅得到了來自院團藝術家的專業指導,還與藝術家們同臺共創、共演。
同時,院團還通過官方合作計劃建立主播選拔體系,與優質主播進行簽約。例如,中國東方演藝集團聯合抖音直播發起的“百位青年主播扶持計劃”,就開通了院團簽約渠道,簽約主播將與45位院團青年人才組成“百位青年主播團”,共同完成專業演出。
“二餅胡拉”是青年民樂人馬云飛、揚力的組合名稱,他們以二胡合奏為基礎,在內容形式與表達方式上持續創新,不僅收獲了超500萬粉絲關注,還獲得參與《開播吧!國潮》節目錄制、隨中央民族樂團前往法國表演的機會。
“直播平臺給了我們被看見的機會,連接了更廣闊的舞臺、更專業的認可和更多元的受眾。”談及直播感悟,馬云飛、揚力表示,未來將堅守民族文化,尋找新意表達,與越來越多的優質主播一起,在文化傳承路上不斷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