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Cybertruck的增程電池服務以一種近乎靜默的方式從公司官網消失,既沒有官方聲明,也沒有對已支付定金的用戶做出明確解釋。這項原計劃于2024年7月推出的服務,在經歷多次延期后,最終于2025年4月被悄然下架,給期待通過額外電池提升續航能力的車主們帶來了巨大失望。增程電池包原本被設計安裝在Cybertruck的貨箱中,占據約33%的載貨空間,定價高達1.6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1.6萬元),包含電池本體及安裝費用。
技術承諾與市場期待曾一度讓這項服務備受關注。官方數據顯示,增程電池包能為車輛增加47kWh的電池容量,使總容量達到約170kWh。具體到續航表現,全輪驅動版Cybertruck的續航里程可從原有的340英里(約547公里)提升至470英里(約756公里),增幅達38.2%;而頂配Cyberbeast版則能從320英里(約515公里)提升至440英里(約708公里),增幅37.5%。這一提升幅度本應顯著緩解Cybertruck因實際續航遠低于最初承諾的500英里(約805公里)而引發的消費者不滿。
用戶定金處理問題成為下架事件中最受爭議的環節。部分早期用戶在宣傳階段已支付500美元定金,而后期定金額度甚至上漲至2000美元且被標注為“不可退還”。直到2025年5月初,才有報道稱特斯拉開始向已支付2000美元定金的用戶退款。這種處理方式引發了消費者對特斯拉商業誠信的質疑——為何一項經過大力宣傳且收取高額定金的服務,最終卻以“靜默下架”的方式收場,而沒有對用戶的合理期待給予充分尊重?
增程電池服務的流產不僅影響了現有車主的用車體驗,更動搖了市場對特斯拉兌現技術承諾的信心。當一家以創新著稱的企業無法實現自己提出的解決方案時,消費者難免會質疑:Cybertruck的其他性能指標是否也會像續航一樣,最終低于最初宣傳的水平?這種信任危機可能是比單一產品下架更為深遠的影響。
Cybertruck的市場表現與埃隆·馬斯克當初的雄心壯志形成了鮮明對比。這款被寄予厚望的電動皮卡在現實市場中遭遇了嚴峻挑戰,銷量數據和生產調整都顯示出特斯拉正在對這一產品線進行戰略收縮。2025年第一季度Cybertruck的銷量急劇下滑至6406輛,較上一季度的12991輛下降了超過50%。自2023年底投產以來的15個月內,Cybertruck總銷量僅略高于4.6萬輛,與馬斯克曾宣稱的超過100萬輛預定量形成了巨大落差。
產能縮減與人員調整已成為特斯拉應對Cybertruck市場遇冷的直接手段。據多名特斯拉員工透露,公司在過去幾個月中已經顯著降低了Cybertruck的生產目標,并精簡了相關產線。部分生產團隊的人員規模縮減了一半以上,位于德克薩斯州的超級工廠已將部分Cybertruck產線上的工人調整到Model Y生產線。一位員工描述現場情況稱:“感覺像在把人慢慢篩出去,室外的停車場變得越來越空”。這些內部調整明確反映出特斯拉對Cybertruck市場前景的重新評估——從積極擴張轉向保守收縮。
庫存壓力與促銷措施揭示了Cybertruck面臨的銷售困境。盡管特斯拉推出了多項激勵政策,包括大幅折扣、終身免費超級充電服務以及附贈FSD(完全自動駕駛)功能等,但庫存壓力依然顯著。為刺激銷售,特斯拉在2025年4月推出了價格降低約1萬美元的經濟版Cybertruck,售價降至7萬美元。然而,這些促銷手段的效果依然不理想。特斯拉Cybertruck在2025財年僅能交付2萬輛,相較于2024財年的3.7萬輛接近腰斬。
Cybertruck的市場表現不僅影響特斯拉的短期營收,更對公司的產品戰略和創新形象提出了挑戰。作為特斯拉五年來推出的唯一全新車型,Cybertruck本應展示公司在電動車領域的技術領先地位,但實際表現卻暴露出產品規劃與市場需求之間的脫節。當一款設計前衛、技術創新的產品無法獲得消費者廣泛認同時,特斯拉可能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平衡“顛覆性創新”與“市場實用性”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