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顯示,奔馳3月單車成交價守住38.8萬元關口,但身后的戰場已徹底改寫。騰勢以36.3萬元成交均價壓過寶馬,問界33.7萬元緊咬奧迪,德系三強的價格防線出現結構性裂痕。更驚人的是奧迪成交價首次跌破30萬元大關,以27萬元退居第十,與蔚來29.8萬元形成倒掛。

二線豪車陣營徹底洗牌。方程豹30.2萬元、理想30.1萬元實現對雷克薩斯、沃爾沃的雙殺,美系豪車三強集體消失在前十五榜單。價格體系的重構正在顛覆維持二十年的市場秩序。
銷量榜單呈現冰火兩重天。奔馳51678輛、寶馬51485輛、奧迪48841輛仍居前三,但三大品牌同比跌幅均超10%。理想汽車36312輛的月銷量已接近奧迪,11%的增速持續收窄差距。新勢力陣營出現現象級選手——小米汽車首月交付29191輛,26.7萬元均價直逼豪華車入門標準。

市場正在見證雙重替代效應。傳統豪車用戶開始轉向智能電動車,新生代消費者直接選擇中國高端品牌。理想汽車70萬輛年度目標相當于奔馳去年在華總銷量,鴻蒙智行百萬輛規劃更顯顛覆野心。當前數據顯示,中國品牌在30-40萬元價格帶已形成集群優勢。
中國車企的智能化突圍正在改寫游戲規則。當小米SU7的智能座艙成為用戶決策關鍵,當問界智駕系統成為技術標桿,傳統豪車的機械素質優勢正被快速稀釋。市場關注焦點已從BBA的優惠力度,轉向新勢力的OTA升級內容。

豪華車市場的權力轉移已成定局。中國品牌在電動化、智能化賽道的持續投入開始兌現市場份額,德系三強必須直面研發體系轉型的陣痛。這場變革的速度遠超預期——三年前還被視為天方夜譚的理想超越凱迪拉克,如今已成為既定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