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作為全球新能源汽車與動力電池領域的雙料巨頭,在固態電池領域的最新布局引發行業震動。據比亞迪電池CTO孫華軍披露,其固態電池已進入產業化攻堅階段,計劃2027年啟動批量示范裝車(高端車型),2030年實現大規模量產,裝機量將突破12萬臺。這一技術突破或將徹底改寫新能源汽車競爭格局。(作為車主還是莫名感到興奮啊)
一、比亞迪固態電池量產規劃為三步走戰略
首先是技術驗證階段(2013-2023年)
比亞迪自2013年啟動固態電池研發,重點攻克硫化物電解質材料體系,2016年完成技術可行性驗證,2023年起聚焦電芯系統、產線布局等產業化核心環節。
其次是示范應用期(2027-2029年)
采用硫化物電解質+高鎳三元正極+硅基負極技術組合,能量密度達400Wh/kg(傳統電池的2倍),首批1000臺將搭載于高端車型,續航里程突破1000公里,同步啟動對外供應。
最后才是大規模商業化(2030年后)
通過規模化生產與工藝優化,實現“固液同價”目標,預計2030年覆蓋4萬臺主流車型,2033年裝機量達12萬臺,逐步替代液態電池。

二、說說固態電池有四大顛覆性優勢
第一續航里程革命
搭載比亞迪固態電池的車型,在電池體積、重量與傳統電池相仿的情況下,續航里程超1000公里(實測數據),徹底解決“里程焦慮”。
第二超快充技術突破
采用高導電性固態電解質與1000V高壓平臺,充電不到10分鐘可補充80%電量,補能效率接近燃油車加油速度。
第三極致安全性能
固態電解質杜絕液態電池漏液、易燃風險,通過針刺、擠壓、高溫(150℃)測試均無起火爆炸,安全性提升300%。
第四全生命周期成本優勢
循環壽命達10,000次(傳統電池約3,000次),配合規模化降本路徑,預計2030年成本與液態電池持平。

三、聊聊對行業影響:技術競賽全面升級
比亞迪憑借全產業鏈閉環研發能力(從材料到整車),正在加速固態電池商業化進程。其技術路線與廣汽(硫化物/聚合物復合電解質)、寧德時代(硫化物路線,2027年小批量生產)形成差異化競爭。國際車企如豐田(2026年量產)、奔馳(已啟動路測)的緊追態勢,更凸顯中國在這一賽道的戰略意義。

比亞迪固態電池的量產將推動新能源汽車進入“固液平價”時代。比亞迪的激進布局,不僅鞏固了其 行業龍頭地位,更可能催生充電網絡升級(如超充樁普及)、材料供應鏈重構(硫化物電解質需求爆發)等連鎖變革。這場技術革命,已進入倒計時。讓我們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