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價格夠低,沒有賣不出去的車,這句話的含金量正在明顯下降。
“5天時間,我賣出去了20輛,80%是放棄奧迪換我們的”,每到小長假時,就是李輝最興奮的時候,華為模式的打法有著自己的魔力,鴻蒙智行每每都能在假期里交出非常驚人的銷售數據。事物總有兩面性,對華為鴻蒙智行來說是不降價也能爆單,而對于奧迪來說,則是老用戶的快速流失。所以,只要價格夠低,確實能把車賣出去,但能不能賣好,這要打個大大的問號。
2024年五一假期,鴻蒙智行5天時間取得1.1萬臺大定;2024年十一假期,鴻蒙智行7天時間取得2.86萬臺大定;2025年五一假期,鴻蒙智行5天時間取得2.2萬臺大定。
坊間很快的給它起了一個外號:假期戰神。而且,就從2023年十一假期開始,越來越多的同類車企開始學習華為,在假期發力。而與之前幾年頗為不同的一點是,如今的華為,已經不再采用大幅度降價或者其他方面的刺激就能實現爆單。隨著越來越多的車企學習華為和小米的經營思路,五一車市價格戰,也開始呈現出不同的趨勢。
2025年的車市價格戰,降價不再是靈丹妙藥
鴻蒙智行在今年五一假期里的思路是,小幅度優惠,更多的讓新車產品來說話。
下定問界、智界、享界的任意一款車型,都能獲贈價值1800元的充放電套裝,這就是鴻蒙智行今年的五一促銷新增政策,整體上幅度與2024年的假期基本相同。但,因為在4月連續推出了幾款新車,并且調整了很多車型的價格,所以直接刺激到了全系列的熱度。
日均大定超過4000臺,五一當天大定超5000臺,這份數字背后,鴻蒙智行的銷量構成也在發生明顯變化。2024年時,數據的主力軍是、問界M8,而眼前,主力軍則變成了問界M8、問界M9、智界R7、享界S9。
甚至是主打個性小眾市場的問界M5,因為價格調整到了22.98萬元,流量發生了很明顯的增長。
而除了華為鴻蒙智行之外,更多的車企假期銷量戰報也陸續放出,呈現的局面同樣是,價格上不大降,卻都能起到相對好的刺激銷量效果。理想,在五一假期的大定數據超過1.4萬臺,零跑在五一假期的大定數據超過1.1萬臺,小鵬在五一假期的大定數據超過1萬臺。
除此之外,蔚來汽車的五一假期銷量數據也是不錯,但因為其向來不公布此類官方數據,就只能在6月1日公布的5月銷量上才能找到具體的答案。
總之,從上述的幾家品牌身上,都能找到相同的規律是,強勢品牌或者有著全新強力新車的品牌,如今的集體選擇都是讓產品來說話,轉而取消了之前簡單粗暴直接降價的模式。
理想的策略是,在五一假期前后分別設置了明顯增配的全新產品,這很好的吸引到了準車主。五一假期前,釋放了MEGA煥新版以及煥新版,全系所有車型開始配備激光雷達,五一假期后,理想其他L系列車型會陸續增配,核心變化是VLM+端到端雙模型升級到新的VLA大語言模型,智駕輔助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零跑的策略是,用全新產品吸引關注度,全新的轎車零跑B01在上海車展首秀,之前的老車型零跑C10也開始進行產品更新,開始了預售。配置比吉利銀河都高,而價格比誰都地,畢竟是價格已經一步到位的降無可降,于是,同樣是靠產品取勝。
小鵬的策略是以不變應萬變,2024年至今的翻身仗打的不錯,所以從MONA M03到小鵬P7+,再到新款的小鵬G6和G9,都是追求極致性價比的選手,所以也是沒法降價促銷。不過,今年的變數之一是,隨著豐田和日產開始逐步醒悟,推出全新車型,小鵬的銷量蛋糕正在被陸續分走。
有人選擇用產品說話,有人則選擇用促銷說話。這個五一假期里,蔚來旗下的樂道L60給到了綜合4.4萬元的買車權益,包括贈送52L的車載家庭大冰柜、5年的NOA(領航輔助駕駛)、5年0息的貸款等。
特斯拉使用的是品牌首次推出全系車型5年0息活動,且這一活動會持續到6月底,也是為了銷量拼了命。
再有,smart、哈弗等等,也都全部推出了一口價政策。smart精靈#1的限時一口價為14.99萬元,比指導價下探1.4萬元,哈弗全系車型則是限時一口價比指導價最多下探了超4萬元。不過很明顯的一點是,如今的汽車價格戰威力已經明顯下降,從2022年到2025年,持續了超過3年的大幅度降價促銷,已經讓很多消費者感覺到了麻木,遠不如推出全新車型,并直接制定一個低價的效果要好。
和手機圈一樣,等等黨終會勝利?
而在這個眼前的五一假期里,還在出現新的此消彼長,主要的特點是,零跑、小鵬這種追求極致性價比的產品,原有的護城河正在被陸續攻破。
隨著廣汽豐田官宣,鉑智3X在五一假期期間,累計訂單破2.2萬輛;
東風日產N7也是同理,在五一假期期間,在全國大大小小的車展里,全都是被人群包圍的狀態。
這也就直接反映出一個輪回式的新現實,在15萬元以內的市場里,如今除了比亞迪和吉利等大廠之外,其他車企并不能說自己已經穩住了腳跟,稍有不慎,就可能快速滑落。
甚至于,這樣的局面還會陸續蔓延到更高價位的板塊,比如20萬元以內的市場里,沒有某一個核心板塊技術或者玩法領先的車企,會很快缺乏市場競爭力,以及銷量增長的動力。
于是,簡單的價格戰也就沒了用處,大幅度的降價也只能保證車輛能賣出去,而不是賣好。
看看今年下半年的各種新車推出,這種信號也會越來越強。且,隨著智能駕駛輔助的超速發展被踩下“剎車”,以及Moementa、地平線等各種供應商在非常迅速的成長,智能駕駛輔助是否能起到2023-2024年時對車企銷量的促進作用,也同樣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以目前所掌握的信息,看2025年下半年,大概率會落地的新特征已經基本確定,車企會逐漸回歸到偏理性的狀態,比如各大車企的智駕輔助已經全部修改了對外宣傳的名稱,4S店和展廳的銷售顧問的銷售話術也改變為“你不提智駕,我不會主動去多說”的狀態,同時,還有更多的一系列新技術會陸續落地,這一切都會讓原本的價格戰威力,繼續下降。
合資汽車品牌,如今已經全面轉向學習中國車企的產品定義與研發制造模式。一汽豐田、廣汽豐田的全新純電SUV,在同等續航水準下,其售價已經比比亞迪宋PLUS EV低出2萬元。上汽通用別克則是用GL8陸尚和24.99萬元的起售價,做到了消費者認知上的改變。可以說,如今合資品牌面對中國國產車時,明顯的短板只剩下了待OTA升級的智能輔助駕駛系統。
而此消彼長的是,隨著智能駕駛輔助系統被“降溫”,車企們的產品更新也繼續回到了拼傳統核心技術的領域。譬如,以蔚來為例,其即將推出的蔚來ET5、蔚來ET5T、蔚來ES6、蔚來EC6改款車型,已經開始殺向這個新賽道。
目前現有的消息里包括,新款車型會換上新的神璣芯片,提升智駕輔助系統的算力、系統效果,會將車內之前的豎屏換為更符合主流審美的橫評,并且會換上和旗艦車型蔚來ET9相同的前臉等設計元素。而除此之外,它的底盤也會完成蔚來ET9的技術下放,以帶來同級別里更好的駕駛體驗感,同時還會提升安全性。
比如,雖然不是全域搭載SkyOS,但也同樣能實現高速爆胎后的底盤智能控制。
同時,理想也開始走向了這一路線,一面是整車操作系統開源,成為繼華為鴻蒙智行和蔚來之后,中國品牌里的第三家。另外,其在德國的電驅以及底盤系統等研發,也預計會在2026年左右就卷出新的成果。
所以如此來看,車圈的競爭激烈程度會越來越大。20萬內的低價車型,隨著陸續的堆料以及成本控制,冰箱彩電大沙發等會陸續成為業內的標配。而實際的拼爭又會陸續回歸到,電耗、駕駛表現、故障率等傳統領域里。
值得一提的案例還包括,5月4日,長城汽車魏建軍的一場直播里,并沒有過多的去提及智能駕駛輔助系統。而是同樣回歸到了車輛最本質的部分,MPV里第三排也同樣能坐著舒適,以及,再次重申了絕不做增程,而是繼續發力電耗油耗更低,技術上限更高的電混(插混)。
寫在最后:
隨著汽車功能越來越多的引入關于智能化的故事以及效果,汽車也在逐漸走上智能手機當年的競爭之路。
單純的降價,并不能直接和銷量的增長形成正比,能不能做到某種技術或者模式上的領先,尤其是認知上的領先,才能保證競爭力。
而等等黨,也預計會勝利。
看著眼前20萬元內的平價車型競爭狀態,隨著大眾在上海車展里發布的一系列新車,CMP電動平臺的首次登場,以及吸收了小鵬技術的CEA架構全部被用至ID. AURA身上,國產車將面對新的壓力。再加上2025年第四季度預計登場的帕薩特插混,則很可能對比亞迪漢DM-i造成壓力。
總之,市場的洗牌還在繼續,如今還遠遠見不到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