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造車新勢力中元老級車企,小鵬汽車近兩年的發展可謂突飛猛進,經歷沉浮之后,憑借技術創新以及生態布局,向科技公司轉型。在國內新能源市場已經開啟“末位淘汰制”的歷史時刻,小鵬汽車又會面臨怎樣的機遇與挑戰?
小鵬X9重構出行方式
小鵬X9上市發布會不僅僅是一場產品秀,更是小鵬汽車的技術宣言,通過“科技樹”概念的具象化呈現。小鵬向全世界展示了其以AI為核心,跨越汽車、飛行器與機器人三大領域的全棧自研能力,小鵬X9則是小鵬汽車AI落地應用的典型代表。
作為小鵬汽車全球旗艦新品,小鵬X9有35%的零部件全部升級,全車共496項細節進行重構,可以說是小鵬AI科技的一份答卷,在駕駛輔助方面,小鵬X9搭載的圖靈AI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成為最大的亮點,基于XNet感知神經網絡以及規控大模型、大語言模型構成的端到端大模型體系,實現了從感知到決策的閉環優化。在硬件方面,小鵬汽車全棧自研的圖靈AI芯片,以單顆700 TOPS的算力支撐300億參數本地模型運行,據稱,其算力能夠達到主流芯片的3倍,也為后續開啟AI機器人以及飛行汽車時代奠定基礎。在續航和補能體系方面,全域800V高壓碳化硅平臺搭載5C超充AI電池,可以實現充電13分鐘,續航400公里以上,搭配小鵬汽車同步構建的全球31國207萬充電樁的龐大補能網絡,確實有很大的優勢。
作為一臺旗艦MPV車型,小鵬X9在駕乘舒適性上也賦予了許多“科技與狠活”:全球首創的6D舒適防暈車算法主要針對山路行駛與擁堵路況,盡可能消除暈車感;前排坐人也能開啟的零重力太空座椅;同級唯一可180度躺平電動調節三排座椅。這些細節上的黑科技也順應小鵬汽車的主題,讓科技重構出行體驗與方式。小鵬X9的差異化優勢不僅體現在參數層面上,更多的是技術整合深度帶來的良好體驗,將硬核科技轉化為可感知的舒適度,成為小鵬X9重塑MPV市場的價值標準。
飛行汽車與機器人從實驗室邁向產業化
在小鵬X9發布會上,何小鵬更是為眾多用戶構造了未來出行的科幻場景,飛行汽車將不再是銀幕中的幻想,而是成為真切改變用戶出行方式的工具。其實,小鵬汽車在飛行汽車領域的布局已經從概念驗證邁向量產落地,行業率先推出分體式飛行汽車“陸地航母”,陸行體與飛行器分離模式可覆蓋城市短途通勤與城際出行的場景,目前累計訂單接近4000臺,計劃于2026年量產交付,配套的廣州工廠年產能規劃1萬臺,成為全球首個流水線生產飛行汽車的基地。Iron機器人則是小鵬AI生態的另一大核心技術,1:1仿人設計具備62個主動自由度,搭載圖靈AI芯片,可支持語音手勢以及視覺多模態交互,計劃于不久的未來從工廠場景拓展至門店服務與家庭助理場景。
小鵬汽車能夠在AI機器人以及飛行汽車領域擁有如此大的雄心壯志,其主要原因在于小鵬汽車的三大技術基底——自研圖靈AI芯片、L4自動駕駛級別的滄海底座操作系統以及云端720億參數大模型。飛行汽車與AI機器人能夠實現技術復用,例如,飛行汽車的導航規避算法與機器人的環境感知模塊可以共用XNet感知神經網絡來訓練數據,這樣可以進一步降低研發邊際成本。
小鵬汽車轉型勢在必得
5月1日,小鵬汽車公布交付數據,2025年4月,小鵬汽車共交付新車35045臺,同比增長273%,1月到4月,小鵬汽車累計交付新車共129053臺,同比增長313%,成為唯一連續6個月交付量超3萬的新勢力車企。
正在向外突圍的小鵬汽車已然重返造車新勢力第一梯隊,如此一來,小鵬汽車向科技公司轉型的戰略根基正在初步構成:技術上的成熟、資金上的回穩以及生態網絡的構建。不過,小鵬汽車的轉型仍然面臨著一定挑戰:2024年統計數據,小鵬汽車的毛利率僅為8.3%,遠低于行業頭部的20%水平,每年小鵬汽車需要投入巨額在AI的訓練上,研發投入與盈利平衡的難度較大。目前,飛行汽車適航認證體系和空域協同規則還在推行中,一時半會小鵬汽車的飛行汽車還無法規模運行,也需要政策、資金上的支撐。
點評
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曾認為,AI會加大科技與制造公司間的差距,小鵬汽車的轉型過程正在驗證這句話的含金量,未來AI將會重構汽車產業價值鏈,底層技術創新與生態化布局,將是決定一家車企能否繼續生存下去,進而成為一家全球性企業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