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翁真如先生的新著《真如論收藏》正式出版面世。這部凝聚了翁先生畢生收藏智慧的著作,不僅系統(tǒng)梳理了他個人對收藏藝術的理解與體悟,更從文化傳承的高度探討了收藏家的社會責任與歷史使命。該書的出版,為當下浮躁的收藏市場注入了一股清流,也為真正的收藏文化正本清源。
翁真如作為嶺南畫派的第三代傳人,翁真如不僅是一位杰出的書畫家,他的收藏之路始于對書畫藝術純粹的熱愛。四十余年來,他以敏銳的眼光和深厚的學養(yǎng),不斷搜集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的書畫作品,逐漸建立起一個質(zhì)量與數(shù)量并重的珍貴收藏體系。然而,翁先生的收藏之路最令人敬佩之處,在于他超越了個人審美的局限,將收藏視為一種文化傳承的使命。
2021年,翁真如先生將其作品和他珍藏的100件珍貴藏品無償捐贈給澳洲華人歷史博物館。這一善舉并未止步,在接下來的2023年間,他繼續(xù)向肇慶博物館、肇慶高要區(qū)市博物館、鄲城縣博物館、臺州市博物館、煙臺市博物館、舟山博物館、中國航海博物館、嘉善縣博物館、新昌博物館、太倉市博物館、泉州市博物館、義烏市博物館、自貢市鹽業(yè)歷史博物館、深圳市南山博物館、慈溪市博物館等多家重要文化機構(gòu)捐贈了大量藏品。這些捐贈不是簡單的物品轉(zhuǎn)移,而是將個人收藏轉(zhuǎn)化為公共文化資源的高尚行為,為藝術史研究和公眾美育提供了極為寶貴的實物資料。
在《真如論收藏》中,翁先生這樣寫道:"真正的收藏家應當明白,我們只是歷史文物的暫時保管者,而非永久占有者。將私人收藏轉(zhuǎn)化為公共財富,是收藏的最高境界。"這種超越個人名利的文化擔當,正是翁真如先生收藏哲學的核心所在。
在書中,翁先生特別強調(diào):"收藏看似簡單,實則是一項需要深入學習和持之以恒的長期行為。"他總結(jié)了收藏過程中必須掌握的幾大核心要點:首先是歷史眼光的培養(yǎng),能夠辨別文物背后的時代特征與文化內(nèi)涵;其次是審美判斷力的錘煉,能夠感受藝術品獨特的美學價值;最后是學術研究能力的提升,能夠通過藏品串聯(lián)起文化發(fā)展的脈絡。
在藝術品市場商業(yè)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真如論收藏》的出版具有特殊的時代意義。翁真如先生以其親身實踐證明:真正的收藏不是財富的炫耀,而是文化的深耕;不是投資的工具,而是精神的修煉。
該書對當代收藏文化的啟示是多方面的:首先,它重新定義了收藏家的社會角色——不僅是藝術品的擁有者,更是文化傳承的參與者;其次,它提出了收藏倫理的基本框架,為健康的收藏生態(tài)建設提供了思想資源;最后,它展示了一種將個人愛好升華為文化擔當?shù)目赡苈窂剑罡嗍詹卣咚伎甲约号c歷史、與文化的關系。
翁真如先生在《真如論收藏》結(jié)尾處寫道:"收藏是一種持久的行為,具有連貫性、持續(xù)性。成功的收藏家需要全身心投入,甚至為其奮斗終生。但比堅持更重要的是方向——我們的收藏最終要為文化的延續(xù)服務。"這段話或許最能概括翁真如先生的收藏哲學,也揭示了《真如論收藏》這部著作最珍貴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