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具身智能機器人運動會重磅舉行,行業再迎大事件!
根據無錫日報的報道,4月25日具身智能機器人運動會10個項目同步展開,超過150臺機器人參加各類賽事。
近期上海車展重磅開幕,小鵬汽車人形機器人IRON公開亮相,瞬間成為展會焦點。多家車企均在人形機器人領域有著深入的布局,并派出人形機器人“車模”。
特斯拉人形機器人也迎來重要進展,此前對外展示了Optimus 人形機器人試生產線,量產時刻就要到來。
今天我們就來系統梳理人形機器人行業的發展現狀,探尋行業的投資機遇。
1、首屆具身智能機器人運動會舉行,超150臺機器人參賽
在AI的賦能下,具身智能機器人進化速度日益加快,在開放式環境下的運動能力成為衡量具身智能機器人能力的關鍵指標。
4月19日,北京舉辦了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這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討論,我們發現多個廠商的人形機器人已經展現了不俗的實力。
時隔不到一周,2025世界機器人大賽——首屆具身智能機器人運動會在4月24日-26日重磅舉行。這場運動會由中國電子學會主辦,無錫市惠山國有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人形機器人百人會共同承辦,瞬間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事件。
根據此前主辦方的介紹,本場運動會是國內首次舉行的人形機器人、具身智能機器人綜合性運動會,主要由競賽展示、嘉年華活動、主題會議三大部分組成。
在競賽展示活動中,賽事舉辦方設置了競技展示類、應用場景類和人機互動類三大部分活動,全面展示具身智能機器人的綜合能力。在主題會議方面,人形機器人百人會論壇暨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深度行(無錫站)活動成為重要議程。
根據無錫日報的報道,4月25日上午9時35分,具身智能機器人運動會10個項目同步展開,包括競速跑、越野跑、舞蹈、足球等項目。超過150臺機器人參加各類賽事,100多家單位參與本次活動。
近期人形機器人大事件層出不窮,在上海車展上人形機器人就成為全場的焦點。4月23日上海車展重磅開幕,約1300輛車輛參展,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攜手機器人IRON公開亮相,瞬間成為展會焦點。IRON身高達到178cm,體重為70kg,全身擁有22個自由度。在上海車展的發布會上,IRON不僅演示了進退等動作,還能夠與人碰拳互動。
由于機器人和車企在產業鏈具有較高的重合度,因此多家車企均在人形機器人領域有著深入的布局,并在上海車展派出人形機器人“車模”。
奇瑞汽車研發的Mornine gen-1在車展正式亮相,擁有41個自由度,還在大模型的賦能下具備環境感知、知識問答的能力。
2、國內外廠商加碼布局,人形機器人臨近量產節點
在國際人形機器人領域,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一直是行業焦點。早在2024年6月,馬斯克就曾經表示在2024年底至2025年初對Optimus進行“重大的硬件改版”,2025年將進入限量生產階段。
3月21日,馬斯克對外表示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已經在弗里蒙特廠試產線完成制造。特斯拉2025年計劃生產5000臺Optimus,2026年目標產量提升至5萬臺。
為了能夠盡快推動Optimus規模化生產,特斯拉官網已經發布多個招聘需求,大多數崗位為工程師,包括機器學習工程師、深度學習操作工程師、強化學習工程師等。由此我們可以發現,特斯拉仍在加碼人工智能來提升人形機器人的整體能力。
日前特斯拉發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更新報告,首次向外界展示Optimus人形機器人試生產線,這意味著Optimus量產時刻即將到來。
除了特斯拉,Figure也是焦點人形機器人廠商。北京時間2月5日,Figure AI的CEO、創始人Brett Adcock對外表示,公司終止與OpenAI的合作,因為Figure AI已經在端到端機器人AI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2月21日,Figure推出Helix端到端具身模型,首次將“視覺-語言-動作(VLA)”運用在人形機器人,這提升了機器人學習能力、肢體控制能力。
Helix主要由兩大AI模塊組成,分別扮演著“大腦”和“小腦”的角色。“大腦”模塊為擁有70億參數的多模態模型,可以實現7-9Hz頻率處理多模態信息。“小腦”模塊則為8000萬參數的AI,將“大腦”模塊發出的指令轉為動作,頻率達到200Hz。
在新技術加持下,Figure02人形機器人在步態擬人方面取得了突破。在純模擬環境中,只用幾個小時時間就能讓Figure02像人類一樣行走。
國內人形機器人廠商也不斷取得突破,此前大放異彩的宇樹機器人仍在不斷地進化。4月10日,宇樹科技宣布將于最近1個月左右開啟機器人格斗直播,宇樹機器人也在不斷學習如何進行拳擊格斗。
根據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的預計,2025年底之前AI人形機器人將會達到“新量級”,2026年-2027年將在服務業、工業等部分場景落地。
伴隨著人形機器人的發展,AI芯片(實現機器人大腦及小腦智能)、減速器、靈巧手、PEEK材料、電機、鋰電池、絲杠(傳動裝置)等領域將迎來發展機遇。
根據iFinD金融數據終端,人形機器人概念股包括:匯川技術、藍思科技、三花智控、科大訊飛、上海電氣、光啟技術、億緯鋰能、鵬鼎控股、勝宏科技、瑞芯微、廣汽集團、領益智造、中聯重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