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兒,給車主和媒體手沖咖啡“處女作”,一會兒,全場粉絲集體高喊:爸,吃了嗎?一會兒,開著坦克300爬臺階,一會兒,說長城造個V12發動機也未嘗不可。2025的上海車展,魏建軍簡直是行走的流量,上一次,有這待遇的還是去年北京車展的雷軍。
都說,60歲正是“闖”的年級。這句話用在魏建軍身上簡直再合適不過。1964年出生的魏建軍,決定在60歲這一年從幕后走到前臺,從千億掌門人化身互聯網達人。
這期間,他開著混動重卡去發布會現場,帶領靈魂摩托大軍刷街,駕著500沙漠騎刀鋒穿越長白山,開著藍山、梟龍MAX甚至小米SU7飆高環……摩托車、汽車、卡車、賽車,就沒有他玩不轉的,T恤、牛仔、西裝、賽手服就沒有他駕馭不了的……于是身在挑剔又內卷的汽車圈的我們,心甘情愿的折服于這位中國汽車產業絕對領軍人物身上散發出的光芒和底蘊,以及他為時代而改變的勇氣和魄力。
這次上海車展,長城汽車更是大招連放:哈弗二代梟龍MAX、哈弗猛龍、魏牌全新高山、歐拉閃電貓旅行版、坦克300虎克版、山海炮Hi4-T,個個生猛,還有4.0T V8發動機和Coffee Pilot Ultra輔助駕駛系統技術打底,簡直就是自主擔當。而明眼人都知道,魏建軍這次穿梭于長城汽車6500平米展臺,大汗漓漓又不厭其煩賣力宣傳的,就是他們剛剛在二代梟龍MAX上首搭的二代Hi4技術。
其實在不久前的二代梟龍MAX預售發布會上,魏建軍就已經親自下場拆解技術內核,用一場“說人話”的發布會為我們呈現出一個懂技術、夠真誠、以用戶為中心的“掌門人+產品經理”該有的樣子,也是因為那場發布會和這次的車展直播,讓我們初窺到了二代Hi4技術的硬核實力。
長城汽車自研的這套全球獨一無二的混動四驅系統其技術核心包括以下幾點。
1. 雙電機實現四驅。Hi4技術一改傳統混動系統前軸兩個電機一個負責驅動一個負責發電的布局,而是簡化結構,前軸只用一個電機實現既可以驅動(正轉)又可以發電(反轉),同時在后軸加一個電機從而實現四驅,沒有大梁,完全解耦。
2. 二代Hi4更上一層樓,首搭智能后橋解耦系統,當車速高于63km/h時,后橋半軸自動斷開,當需要后電機出力踩下油門時,又可以毫秒級無感連接實現四驅。同時二代Hi4還用了自適應能量回收系統,可根據自身車速、前車車速、道路坡度智能計算調整能量回收強度,減少機械制動損失,提升能量回收效率。
就像在上海車展我們采訪哈弗歐拉品牌總經理趙永坡時他所說的:只有獨一無二的構型帶來了獨一無二的價值,才能說這個構型是獨一無二很牛的——嗯,這句話也很接地氣。那么二代Hi4帶來的用戶價值又是什么呢?
其一,省。前軸減少一個電機結構更簡單,不僅降低了制造成本,車重也更輕,所以在油耗和后期維護保養成本上也更友好。而智能后橋解耦系統減少了后電機拖拽損耗,在高速時擁有更低的能耗,官宣,僅此一項,高速油耗就可以降低0.7L/100km。與此同時,前后雙電機能量回收,雙軸的回收效率也比單軸回收更高。
其二,爽。相比于傳統三電機四驅的構型,雙電機重量分配更合理,從物理結構上解決了“頭重腳輕”的問題,實現50:50的黃金軸荷比,而這正是寶馬、保時捷等傳統豪華品牌引以為傲的完美軸荷比,老司機都知道,其過彎時的循跡性、避障時的穩定性,都要比前重后輕的或者前輕后重的產品更有優勢,而隨心駕控的“爽感”也是附加在此之上的實打實的操控體驗和情緒價值。
其三,安全。主動安全層面,四驅比兩驅安全這個事無需多言,就像趙永坡所言,機械素質的安全本身就是最牛的安全,50:50軸荷比帶來操控上天生領先的安全感。被動安全層面,趙永波給出了一個數據,三電機四驅混動結構由于有三個動力源,發動機艙空間非常緊張,所以發生碰撞時,吸能效果相比傳統燃油車性能要降低10%左右,Hi4結構前軸減少一個電機,釋放了更多的機艙空間,碰撞安全性能也得以提升。還有一點特別值得注意的就是冰雪路面,雙軸能量回收提供的反拖力制動跨越了路面與輪胎摩擦的邊界,比傳統的混動多出一倍的制動效能。
正是基于以上的技術迭代和用戶價值創新,長城才敢說,二代Hi4是“兩驅的能耗、四驅的體驗”,也是魏建軍敢于承諾“哈弗的新能源全部進入四驅時代”的底氣所在。
寫在最后:
人的價值永遠是建立在社會評價體系之上,在這個慕強的時代,在這個“友商”都說“感謝長城鑄起自主SUV的長城”時代,二代Hi4以“整車思維”打造的前沿技術架構,魏建軍這種“以技術降本、以自主破局”產業擔當精神,才是值得我們真正去追捧和迷戀的。而這也是為什么上海車展無論走到哪里,魏建軍總是被里三層外三層的包圍,為什么大家寧愿等2小時也想嘗一嘗他親手做的咖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