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車企仍熱衷于“講故事+堆配置”的套路時,前兩天上市的星耀8重拳落地:不靠噱頭,靠整車實力打穿市場,從安全、設計、空間到三電,再到智能化水平,這款車用一整套扎實的產品力,打出了新能源主流市場里罕見的“均衡感”。
作為吉利銀河與億咖通聯手打造的又一款智能化旗艦車型,星耀8精準錨定主流市場的“配置甜點”,在智能座艙和輔助駕駛兩大核心場景中展現出系統化競爭力。
具體來看,星耀8搭載億咖通安托拉1000 AI加強版艙泊一體平臺,車機流暢、功能豐富,并通過大規模平臺化應用,平衡了成本與體驗的兩難取舍;而在主銷車型中,作為首批應用“千里浩瀚”智能安全輔助駕駛系統,億咖通·天穹Pro計算平臺成為硬件底座——這套方案已在、08上被驗證,集成兩顆黑芝麻智能“華山A1000”SoC,配置成熟、調校經驗豐富,用高安全和高算力切實推動輔助駕駛發展。
智能化的真正價值,從不靠浮夸堆料體現,而是在供應鏈體系的協同壓強下實現規模與成本的極致平衡。億咖通正是背后那個把“體系力”轉化為“價格力”的發動機,用平臺化能力撬動爆款,也逐步改寫“性價比”的內涵。
上月底發布的一季度財報,則將億咖通這種體系能力展現得更加直觀:繼去年四季度實現全面盈利之后,億咖通繼續保持著快速的發展勢頭,顯然,這家智能化供應鏈企業的增長,已經不只是增長本身,更是背后多年積累下的一套成熟思考。
01增長的背后,技術和體量“向深發展”
在智能汽車行業普遍高投入、見效慢、利潤低的背景下,億咖通這家公司顯得格外醒目。
在剛剛發布的2025年一季度財報里,億咖通營收實現了12.2億元,同比增長30%,其中商品銷售收入增長16%,軟件許可收入和服務收入分別同比上升148%和49%,同時毛利率穩定在20%,毛利潤同比增長19%至2.4億元,整體表現非常穩健。
特別是一季度,億咖通全球同比增長81%,達68.4萬件的出貨量,這本身就是向好財務指標埋下的伏筆,而“全球累計搭載其技術產品的車輛超過870萬輛”的體量,也正在催生著億咖通更強的規?;?。
安托拉系列與云山的軟硬件組合作為億咖通科技拳頭產品,在星耀 8 之前,單SoC計算平臺艙泊一體已成功在吉利銀河 E5、Z20等爆款車型上落地。
而雙SoC 版本的安托拉1000 Pro,在領克 07、08 超電雙子星上持續熱銷之后,又在近期成功適配一汽紅旗天工雙子星 05、06,而這兩款車開辟的“天工家族”,被認為是紅旗躋身智能化第一梯隊的重要節點,市場口碑持續得到驗證。
吉利車型的熱銷,為億咖通的出貨規模增長提供了重要支撐,吉利銀河品牌自開年來一路走高,同樣顯著助推了億咖通出貨量的增長,也讓億咖通在近期獲得吉利旗下8款新車型項目訂單,其中2款采用安托拉系列計算平臺,進一步增強鞏固了其在吉利生態內部的頭部智能化方案提供商地位。
億咖通早已不止服務吉利車型,事實上,除了一汽之外,長安、東風在國內和海外的許多車型均不同程度的搭載了億咖通的技術產品,而在全球市場,除了與沃爾沃、smart等吉利生態相關的品牌合作外,億咖通在今年3月宣布與大眾集團達成合作,為未來大眾和斯柯達在新興市場的全球車型提供智能座艙解決方案。
不斷提升的出貨量和越來越多的定點車型,背后也代表著億咖通強大的全棧軟硬件及工程化能力展現了充足的技術可靠性、交付穩定性,以及在成本、周期、質量之間的系統控制力方面,帶來了最直接的例證。
8年初長成,億咖通全球發展“持續拓寬”
在當下行業競爭如此激烈的大背景下,做企業是非常不容易的,根據美國《財富》雜志報道的數據顯示,大型集團企業的平均壽命往往僅有7~8年。但對于億咖通來說,站在8年的節點上,卻交出了財務狀況正循環的答卷,充分證明了億咖通發展的健康。
億咖通的成長,得益于全球智能汽車市場在智能化上的需求呈現出迅猛的增長趨勢,根據市場研究機構的預測,到 2030 年,全球智能汽車市場規模將突破 5000 億美元,年均增長率超過 20%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其智能汽車的滲透率也將進一步提升,預計到 2025 年,智能汽車的市場份額將達到 40% 以上。
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億咖通的前瞻布局“兌現”為真實業績的速度越來越快,就在前文提到的迅速量產應用艙泊一體之后,億咖通科技宣布了近期實現安托拉 1000 SPB 中央計算平臺與云山組合 “艙行泊一體” 功能的實車穩定測試,該方案相對傳統方案可降低 20% 左右的 BOM 成本,這無疑又將為定點的車企和車型,帶去成本和體驗雙重的競爭實力。
在智能化以摩爾定律不斷迭代前行的大背景下,億咖通從未停下對最新技術的前沿探索和研究,且還在通過戰略合作,持續建設全球化技術生態。
在AI領域,億咖通推出的車載AI大模型引擎ECARX AutoGPT動作迅速:自開年完成了DeepSeek-R1模型的快速部署及適配之后,在4月底發布了基于該引擎的生成式車載HMI系統“ECARXperience”,為千人千面的智能座艙打下基礎,又在近期在AMD高性能車規級芯片上成功完成了7B多模態大模型的端側部署,通過構建標準化工具鏈,為整車企業探索“AI定義汽車”更多可能打下基礎。
在自研技術生態向深的同時,億咖通也在通過國際化合作“向寬”擴充技術產品矩陣,滿足全球車企和車型的需求。
就在上月底,億咖通宣布與高通深化合作,基于驍龍座艙平臺擴展億咖通產品矩陣。同時還基于NVIDIA DRIVE AGX系列高性能芯片及技術應用,拓展高階智駕產品,為全球整車品牌提供更豐富的解決方案選擇,上海車展期間,億咖通還與HERE地圖達成合作,共同開發滿足全球車型的車載導航系統,進一步提升全球車型的開發能力。
可以看到,億咖通對于技術產品矩陣的建立,從始至終就以服務全球為出發點,其世界觀正如其聯合創始人、董事長&CEO 沈子瑜說的:“億咖通一定要進入全球市場,成為服務頭部整車品牌的企業,進入全球發展。”
從一開始,億咖通就沒打算只做中國市場的生意。2018年落子馬來西亞,與寶騰合資,首次把中國智能化技術帶到海外;2021年在瑞典哥德堡設團隊,靠近沃爾沃等國際客戶,適配軟件生態、交付節奏、合規體系;去年,德國斯圖加特運營中心投入運營,切入歐洲汽車產業核心腹地。
從東南亞到歐洲主場,億咖通花了六年時間鋪出一張全球地圖。如今,它已在全球設立12個運營中心,服務18家整車廠、28個品牌,涵蓋從本地研發、交付到法規對接的全鏈能力。沃爾沃EX30、smart、領克08、吉利 EX5等智能化車型實現全球交付,這場關于“適配能力”的長跑,億咖通跑在了前面。
當全球化成為常態,資本市場的注視也隨之而來。在億咖通發布全年業績并召開2025投資者日后,德意志銀行、瑞銀集團、大華繼顯、中金公司等多家國際投行陸續出具研報,一致重申“買入”評級,理由直指兩個關鍵詞:業績兌現與出海兌現。
而3月底,億咖通完成4,500萬美元的首次公開發行,成為自2022年DeSPAC上市以來,首家在美股市場完成再融資的汽車科技公司。在一級市場仍偏謹慎的背景下,這一結果本身就是信號——資本市場愿意為億咖通展現出來的確定性投票。
億咖通從未停下步伐,其技術矩陣所展現的實力和經驗積累,正通過全球化布局不斷放大,推動著它從行業新玩家向全球智能化供應鏈領軍者轉型。在全球汽車產業向智能化做深的過程中,億咖通不僅將贏得更多全球頭部車企的合作,更有機會在關鍵賽道上建立新的技術范式,智能化汽車的版圖仍在重繪,而億咖通,已走在了改寫格局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