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李顏偉提供的上險數據顯示,小米已連續三周出現環比下滑,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據統計,今年第16周至第19周,小米汽車(包括小米SU7和小米SU7 Ultra)的銷量分別為0.72萬輛、0.70萬輛、0.57萬輛和0.52萬輛,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其中,小米SU7的銷量也同步下滑,分別為0.67萬輛、0.64萬輛、0.52萬輛和0.47萬輛。

圖片來源:小米汽車
這一銷量下滑的態勢,與小米汽車近期遭遇的一系列負面事件不無關系。3月29日,一輛小米SU7標準版發生嚴重事故,車輛撞擊后起火致3人死亡,這一事件迅速引發了巨大的輿論危機,對小米汽車的品牌形象造成了嚴重沖擊。隨后,小米汽車在應對此次危機時,也顯得頗為被動,進一步加劇了市場對其產品安全性的擔憂。
而在嚴重車禍風波尚未平息之際,小米汽車的高端車型小米SU7 Ultra又陷入了虛假宣傳的爭議。多名SU7 Ultra準車主反映,其高價選裝的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存在虛假宣傳問題,要求小米汽車進行無損退車。這一事件再次將小米汽車推向了風口浪尖,引發了消費者對其誠信度的質疑。
面對消費者的強烈訴求,小米汽車在5月7日晚間公開致歉,并推出了補償方案。對于未交付的訂單,小米汽車將提供限時改配服務,允許用戶改回鋁制前艙蓋;對于已提車和在本次限時改配結束前選配的鎖單用戶,則贈送2萬積分(約合人民幣2000元)以表誠意。然而,這一補償方案并未能完全平息消費者的不滿,仍有大量消費者要求進行無損退車維權。
李顏偉分析指出,近三周小米SU7 Ultra的銷量下降到400多輛/周左右,主要受到鎖動力、碳纖維機蓋、二手車保值率下降(導致租賃、黃牛訂單減少)以及網上退單等傳聞的影響。這些負面因素不僅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車決策,也對小米汽車的整體銷量造成了實質性的沖擊。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汽車在公布4月銷量時,也透露了其月度銷量首次出現環比下滑的情況。盡管小米汽車在公布3月銷量時曾表示,目前提升進展順利,有信心達成35萬臺全年交付目標,但近期的一系列負面事件無疑給這一目標的實現蒙上了一層陰影。
面對銷量下滑和負面風波的雙重壓力,小米汽車需要采取更加積極有效的措施來應對。一方面,小米汽車需要加強產品質量管控,確保產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強與消費者的溝通互動,積極回應消費者的關切和訴求,重建市場信心。只有這樣,小米汽車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